不夜川渝·夜经济调研行丨渝北奇妙夜 越夜越city
2025年08月14日 10:38:11 来源:第1眼TV-华龙网
编者按:
夜幕降临,华灯璀璨,川渝大地的脉搏正跃动着更为炽热、多元的生命力。在“2025不夜重庆生活节”活动统筹下,“不夜川渝 活力中国”2025首届川渝城市夜经济嘉年华盛大启幕!在国家“提振消费”战略指引下,在重庆市委网信办、重庆市商务委、四川省委网信办、四川省商务厅的精心指导下,华龙网集团与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携手联动,聚合川渝高校、相关协会、抖音、美团等平台之力,共同奏响夜间经济的时代强音。活动聚焦“夜味、夜养、夜赏、夜玩、夜购”的“五夜”生活形态——这是升腾着火锅香气的烟火市井,是江畔湖畔的惬意养生,是霓虹下的艺术熏陶,是街区的酷玩体验,是智慧商圈的无界畅购。它生动诠释了川渝夜间的生活美学,更是消费升级与场景创新的澎湃引擎。
本栏目将紧随“川渝媒体采访团夜经济调研行”脚步,深入探寻川渝夜经济的新场景、新业态;邀您共同见证嘉年华精彩,用镜头定格不夜川渝的万千气象。栏目以场景创新为笔,数智赋能为墨,旨在培育生机勃勃的百亿级夜间消费市场,携手打造响彻全国的“中国夜经济第一极”超级IP,让“不夜川渝”闪耀世界,显著提升川渝国际消费影响力。即日起,参与话题互动 #不夜川渝 活力中国# ,分享您的夜间精彩,共绘活力画卷!
“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”,当下,“夜间经济”正显现出旺盛的活力,为城市消费增添新动能。近年来,渝北区充分利用区域优势,依托商业综合体、特色商业街,不断丰富完善夜间消费场景,充分发展多元夜经济消费业态,活跃消费市场,丰富市民生活。
夜之“新”——
消费场景推陈出新 拉动消费增长
渝北区中央公园商圈夜景。靳伟 摄
华灯初上,渝北区紫薇路商业街逐渐热闹起来。这里是重庆首批夜间经济示范区,有150多家精致小巧的餐厅、酒馆、甜品店和中古店,多样的风格让重庆的夏夜有了异域风情,开在其中的城市书房,又让夜晚的生活多了一分文化气息。
紫薇路商业街。渝北区商务委供图
地下之城老火锅也是不少游客和市民首选的网红打卡地。这座24小时营业的火锅店由防空洞改造而来,占地面积达4500平方米,拥有208张桌位,最大长桌可以容纳36人同时就餐。同时,店内还有充满特色的天空之境、围炉煮茶、千灯万盏、折叠重庆、孤独酒馆等地下之城“火锅十景”,让消费者可以打卡体验重庆独有的热情和味道。2024年,地下之城老火锅还被评为第三届国际消费节创新消费场景。
紫薇路商业街和地下之城老火锅只是渝北区发展“夜间经济”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渝北区大力发展“夜间经济”,连续7年举办了不夜渝北生活节,2025年还联动各购物中心举办了仲夏夜音乐啤酒节、桃源夜市文化节等夜市活动。今年还举办了渝北“时尚欢潮”迎新消费月、渝北焕新消费季等主题鲜明、个性彰显、特色突出的消费促进活动。同时,联合商圈、商业综合体、特色夜市街区、重点商贸企业,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、内容多元、商旅文体融合的特色主题活动约100场次,拉动消费超1亿元,极大地活跃了消费市场,丰富了市民夜间生活。
地下之城老火锅。渝北发布供图
渝北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夜间经济”正在从传统的以餐饮、购物为主的夜市,向融合文化、旅游、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消费新场景转变。渝北区相继制定出台《渝北区加快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增长工作方案》《渝北区商业体系建设方案》《渝北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区商贸专项政策》等方案、政策,从高端商业载体、首店首牌、绿色创建、连锁品牌发展等14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,由点及面构建“五夜”渝北商业体系,因地制宜塑造消费场景,打造“夜间经济”品牌,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。
夜之“活”——
商圈+夜间集市 拓展消费空间
入夜后,适合遛弯散步的夜间集市更是热闹非凡。原创手工、潮流配饰、咖啡甜品、气球鲜花、实用好物......“人间烟火”不断吸引着过往客群驻足流连,各类有意思的创意产品看得人眼花缭乱。这些特色鲜明的“袖珍店铺”将夜游、夜购、夜娱等多元“夜间经济”元素融合拓展,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潮食趣玩,吸引了不少“赶集人”前来游玩、购物。
“后备箱集市”实际就是“夜间经济”的一种新形态。近年来,渝北区商务委积极培育潮流夜市、后备箱集市、星星集市等消费业态,助力新光里商业街开展后备箱集市、宠物生活节活动,引导紫薇路打造小熊集市,吾悦广场打造19夜间集市,推动爱融荟城利用华融广场打造特色集市。同时,还策划开发演了艺秀、曲艺表演等业态,注入歌舞、非遗展演等文化活动内容,创新夜间文化演艺活动品类。支持大悦城引入摩登天空定期开展夜间演艺活动,支持引进旅行箱喜剧(脱口秀)、24小时图书馆落户渝北,不断提升夜间“烟火气”。
夜之“安”——
多部门联动 护航“夜间经济”繁荣发展
“人流明显增多,周边环卫的压力会不会增大?”“入夜以后,吃饭喝酒的人会不会影响居民休息?”……如何让白天读懂夜的黑,渝北区也拿出了自己的应对举措。
“夜间不是白天的复制品,发展‘夜间经济’也需要机制政策的支持,和各个部门的配合。”渝北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发展“夜间经济”的同时,他们与城管、公安、市场监管、环保等部门与属地镇街加强联动,积极做好夜市外摆等服务管理工作。
往届不夜渝北生活节。渝北区商务委供图
此外,渝北区商务委大力支持特色商业街区的打造及管理,指导蘭亭•新都汇东西广场商业特色街区规范运营,提出优化建议意见;针对夜市噪音扰民、市民投诉等问题,综合施策,引导商家制定自律公约,努力化解夜市商家外摆与群众诉求之间的矛盾。并根据辖区实际划定限时规范占道经营摊区,采取包容审慎监管的模式,更好的服务夜市经济发展。
如今,“不夜渝北”品牌越擦越亮。夜间经济,已成为渝北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区的有力引擎。截至目前,渝北区累计培育打造了嘉州美食街、金港国际美食大道、紫薇路、水木天地夜猫集装码头、冉家坝美食广场、上品源美食街、1.5支路等特色夜市街区。其中,嘉州美食街、金港国际美食大道获评中华美食街,紫薇路获评全国社区商业示范街、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,水木天地夜猫集装码头获批市级特色夜市,冉家坝美食广场、上品源美食街获评市级美食街。
记者 王庆炼
编辑:李雪艳
![]() |